白鷺灣無界劇場:北京觀筑景觀規劃設計院
白鷺灣美術館小鎮位于山東日照,座落于佛教名山五蓮山東脈止落之處,蘇東坡先生位居密州刺史期間,曾經多次游歷此山,并留下了“其秀不減雁蕩”的佳句。小鎮的營造理念是“重塑人與自然的關系”,在一萬畝的土地面積上,把美學空間同自然山水以及各種業態相結合,經十多年營建,儼然成為人們向往的理想生活之地。今年早春,白鷺灣的創始人徐群德先生和我一起踏青,我和他聊起我之前的做的一個建筑,其中有一張過程照片,畫面里,有一片編織的曲面鋼筋網,輕盈地飄在薄霧掩映中的樹林里,看到這個畫面,徐先生立刻說白鷺灣有一個地方,可以編織一個,這個地方就位于上文所說的櫻花谷里。
我們也一致認為,照片畫面里鋼筋編織的網,應該演化為一個永久性的建筑,人們既可以悠游期間,又可以透過網隙觀賞到怒放的櫻花。然而一切都是模糊而未知的,在一片隨意栽植的櫻樹林中,會產生一個怎樣的建筑呢?我的想象中,劇場應該是一個流線體,一個環繞式的空間,人們可以在其間自由穿梭,我想象漫天櫻花開放的時候,天地,櫻樹,劇場將我包容,櫻樹為主,劇場其次,而我則是這一情景中的自由元素,像《富春山居圖》中,山林延展,居所隱逸,小小人物是自由的麻點,這是我所喜愛的詩意畫面。我在兩株最大間距的櫻樹之間設定主舞臺,用一根鋼筋在兩棵樹間塑造了一個形態舒展的半橢圓,然后在半橢圓的兩側塑造廊道,接下來的連接工作變的不可描述,憑直覺、工匠的手感以及鋼筋本身的柔韌性,我和匠人首先塑造出了主舞臺的雛形,主舞臺采用了半穹頂結構,是劇場中最大尺度的獨立空間,一個充滿儀式感的場所。
舞臺的西側有一塊巨石,好似一個巨大的石床,巨石一端有一株大櫻花樹,形態舒展,好似舊時每個村頭的風水樹,往往,妻子在這里等待田間勞作的丈夫,母親則在這兒等待游子的歸來,而夏夜晚風中,是村中老幼其樂融融的納涼場所,這一畫面在今天也久違了。我將這棵樹比擬為場地村頭的風水樹,編織了一個圓形的棚屋空間,地面圓徑以巨石為尺,頂部高度則以櫻枝為限,完成后,恰有一枝粉櫻垂落穹頂,在面向南部山林的方向留一洞口,等你來。
舞臺的東部則連接另一個方向的入口,在四棵櫻花樹的夾縫中,演化為一個富有變化的走廊。主舞臺對面有兩棵主要的櫻花樹,以樹為軸,形成了兩個扇面,形態像極了雀鳥的翅膀。場所的西部為主入口,作為對應,在場地的東部精細編織了一個半圓式穹頂,三位工人,歷經五天,期間拆除三次,終告完成,穹頂獨立形態很美,然放眼整個場地,卻顯得過于擁擠,遂羅丹砍手,忍痛拆之。
拆除后決定做一個流線體面,將北部主舞臺和南部翅形舞臺連為一體,它應該是一個立著的曲面墻體,但結構上很困難,因為從一開始,就決定所有的鋼筋是曲線的,并且一端從地面長出,另一端進入地面,不能依靠直立的支撐,所以整個建筑沒有一根直線。故采用一根鋼筋兩側反方向扭轉的方式,層層疊疊,使之立住。曲面墻低矮并且連接面較長,所以采用了兩個不同的造型,結構與形態的協調,過程頗為燒腦。
用鋼筋作為唯一材料,用純手工在三維空間中編織為建筑,有較高的技術難度。我采用的方法是先做經線,也即上下的線條,經線的間距或均分,或密排或漸變,經線完成后再做緯線,緯線以少為佳,要對結構的穩定性起到拉結作用,或者與經線交織成為菱形圖案,或者是自由舒緩的波浪線。形體的塑造和線條的組織方式,首先要遵循結構的穩定性,其次是遵循鋼筋自身的特性,所有的鋼筋都是匠人用手工彎曲的,沒有采用任何機械折彎,再次就是遵循美的引領和統籌,盡量使每一條線的走向是美的,編織完成的形體也是美的。
分享文章,請標明來源: http://decoratornewyork.com/xuni/1226.html 免責聲明: 圖片內容來源網絡,本網站對作品圖片的版權未作證實,對作品的原創性、真實性不作保證,也不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。如對作品版權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電話聯系:400-035-0358 進行刪除.